龙和凤,是中国古代具有很多重要意义的两种虚构神话形象。这两种生物,都是现实中并不存在的,虽然现在有很多人一直在努力证明龙是曾经存在过的一种生物,但至今为止,这种证明仍然是失败的。但很多人对于龙和凤起初的形象寓意,是并不了解的。
现在龙和凤,被分别指代皇帝和皇后这样地位极度尊崇的男性和女性,但实际上,古代早期时,龙凤之间的性别差异并不明显。准确说,凤是有雌雄之分的。现代的部分人认为,凤为雄,凰为雌。
凤凰有五个种类,初期和龙一样只是人类用来和神灵沟通的一种媒介
事实上,凤凰的性别划分,并不是只靠名字就可以区别的,因为单是凤凰的种类,就有五种之多。在传说中,凤凰的五个种类分别是:凤、鹓雏、鸑鷟、青鸾、鸿鹄。
这五种鸟类,都可以被称之为凤凰,而区分不同种类,主要依靠的就是凤凰的羽毛颜色。在古人的观念中,赤红羽毛偏多的,称之为凤;青色羽毛偏多的,称之为鸾;黄色羽毛偏多的,称之为鹓鶵;紫色羽毛偏多的,称之为鸑鷟;白色羽毛偏多的,称之为鸿鹄。
如此多的种类,说明凤凰起初并不是什么数量特别稀少的鸟类,这也是一些人认为凤凰应当是虚构神话形象的一个重要原因:如此多的数量,却没能留下任何化石等历史痕迹,这显然有些说不过去。
凤凰这一形象,在山海经中就已经有了记载,可见其历史悠久,只不过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演变后,凤凰的形象和寓意有了很大的变化。其实早期的凤凰,和龙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。
原始社会时期,人类的生活水平很低,而且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极其匮乏,几乎不具备什么科学知识。对于处在这一时期的人类而言,神灵等信仰的地位非常高。
而龙和凤凰的形象诞生,就和神灵等大自然的代表分不开关系。对于原始社会时期的人而言,最神秘、力量最大的,自然是太阳。所以很多这一时期的信仰,或创造出的神话形象,都和太阳高度相关。
龙、凤凰,都能飞天,拥有改变自然条件的能力,比如控制雷电、风雨等,从这些形象的特点中,不难看出它们都是飞天系列的典型代表。因为古人对天有着高度的敬畏心理,所以创造出的这些形象,都是和天高度相关的。
能够飞天的特点,使得龙和凤凰,成为了原始社会人们心中能够和上天交流的媒介。在中国古代原始社会人类的思想中,所有的神灵都居住在天上,同时上天本身就是一个神性很强的存在。
基于这样的原因,所有神灵和自然的指令,自然都来自于天,同时人类想要同神灵们沟通,也只能想方设法和天进行沟通。龙和凤凰这样的形象,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创造出来并使用的。
原始社会时期,不少物品上都刻有象征着凤凰的图案,这些图案的形象和鸟类有很大相似之处,但同时也有很多不同。关于原始社会时期的凤凰形象来源,有人认为它本来就是一种组合型的生物,也有人认为凤凰的形象初期应该来源于孔雀或鸵鸟。
在商周时期,凤凰作为一种神鸟被认为是权力和天命的代表形象之一
认为凤凰初期就是一种组合型生物的人,是基于凤凰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具有獠牙等生物特征而下的论断。毕竟即使是原始社会时期的鸟类,也不大可能拥有这些特征。
而认为凤凰来源于孔雀或鸵鸟的人,自然是觉得,凤凰的形象,和孔雀开屏时,或鸵鸟这一类大型鸟类非常相似。根据目前出土的文物体现出的凤凰形象特点,也确实有很大相似之处。
只不过凤凰和这些鸟类仍然存在很多不同之处,所以大多数人仍然认为,凤凰属于一种组合型生物。
龙、凤凰,都被认为是原始社会时期中国古代人类使用的图腾,因为其能够飞天的特点,拥有了和上天沟通的能力。基于这样的能力,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,龙和凤凰就成了一种上天的代表。
古人对“天”的崇拜心理非常强,认为“天”是力量和权力的代表,而龙和凤凰自然而然地就被延伸为了权力的代表。所以初期的凤凰,和龙一样都是权力的代表,男权社会中,象征着男性力量和权力。
这种代表意义,从商周开始就已经在人们心里形成定义了。在此之前的时代,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,但按照文化的演变过程看,此前人们对凤凰的形象定义,应当也是和商周时期差不多的。
商周时期的凤凰,可以明显感觉出其并不具有女性特点,整体形象甚至风格非常雄浑肃穆,根本感觉不到女性化的特征。这一时期,龙、凤凰之间的差别,并没有被特别区分开。
很多虚构形象都是如此,起初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区分含义,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才渐渐有了各自的区别。
而且商周时期,凤凰的形象作用也非常单一:就是为了区分等级。彼时中国仍处于奴隶社会,所以等级制度划分非常明确,这一时期,龙、凤凰这种神话形象,被认为是只有统治者才能使用的图腾。
不过这一时期,凤凰还不算是非常被神灵化的一种鸟类,甚至有部分记载认为,凤凰也是可以吃的一种鸟类。这一时期人们对于凤凰的态度,显然不够敬重。
从这里也不难看出,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,人们虽然对上天非常敬畏,但敬畏的程度有限,并且已经隐隐有了“人定胜天”的思想趋势。当然,这种有限的敬畏,更多的是体现在统治阶级。
只有统治者,或统治阶级的人,才有资格食用凤凰的肉,也只有他们才有能力成为反抗上天的存在。这种文化内核,其实是统治者为了加强自身统治而为自己加的光环,但在民智不够开化的古代,这种文化内容非常能够为统治者的形象加分。
秦汉之后,凤凰的形象开始逐渐变得多样且被主要用于形容女性人物
秦汉时期,凤凰的形象开始有了一些改变,但仍然是权力的象征,属于皇室专用形象,并没有男女之分。但是春秋战国时期,部分凤凰就已经有了柔美的形象特征,甚至开始有了女性化的体态。
春秋战国时期,凤凰的形象代表的文化内核也越来越丰富,不再局限于天命和权力。这和当时天下四分五裂的局势也有很大关系,领土的分裂,直接导致了文化的分裂。
虽然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诸侯国,名义上不敢直接称帝,但实际上,这些人全都有称帝的野心,所以都极力在各个方面显示彼此间的差异。文化作为统治者心中的阵地之一,自然也就成了大家重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