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台上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法国人的刻板印象,比如一个重现中餐馆的场景,数十把红色塑料椅子铺满了舞台,用红色来代表中国,“这确实是陈词滥调的一种,但是我们尝试着颠覆它,让人们看到更深刻的东西。”迪麦可说。
时事戏剧第十号
用舞台颠覆对移民华人的成见
撰文/王晟
编辑/韩萌
舞台上,一整套茶艺表演正在进行。不远处,一个男人莲花盘坐;另一边,在长笛演奏家冒晓静的伴奏下,陶艺家孙瑾瑾正在制作一个白色的陶瓷碗,唯一一位法国白人演员在这些华人之间徘徊,显得憔悴而震惊。他长时间盯着表演茶艺的女士,然后把视线转向做瓷器的孙瑾瑾。
“这部分的灵感来自法国人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方式,他们一开始就是分隔开的。他们花时间彼此观看、彼此嗅探、彼此接近、彼此触碰。”《华人在奥贝维利耶》导演弗兰克·迪麦可(FranckDimech)说。
尽管在法国的华人多达几十万,但这个群体的生活对于法国人来说仍是神秘而陌生的。“大部分法国人对这个群体的印象零星而刻板:自助餐、春节、龙、商业、华而不实的物品。通过这个戏剧作品,我们希望呈现华人的另一种样貌,摆脱他人偏见。”迪麦可说。
华人时事戏剧第十号
年,在巴黎奥贝维利耶市镇剧院和马赛若利耶特剧院上演的《华人在奥贝维利耶》